9个打嗝小验方,一用就灵,一学就会
来源 / 基层医师公社
专栏作家 / 闫金才
笔者在村卫生所看病,经常会遇见各种患者呃逆,俗称“打嗝”,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几个治疗“打嗝”的小验方。
从中医来讲,打嗝为气体上逆、胃失和降的表现,治疗该病应针对病因,或是疏肝理气,或是补脾消食,并且加上降逆止呕的药物,如丁香、柿蒂等。
“打嗝”这个通俗称呼很形象,不但描述了症状,也告诉我们产生这种症状的直接脏器是膈。在人体的胸腔与腹腔之间,有一顶帽子似的厚厚的肌肉膜——膈肌,它将胸腔和腹腔分开。
打嗝是怎么产生的? 和所有脏器一样,膈肌也由神经支配,既可接受各种刺激,也可接受“上级神经”命令而收缩。膈肌突然收缩,继之喉头立即关闭,有时软腭及辅助呼吸肌也配合而收缩,这些都被延髓中枢所协调,于是就产生了“打嗝”。在临床上,打嗝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热症打嗝,另一类是寒症打嗝。 发生顽固性呃逆常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加之精神和身体的沉重压力,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9个小验方,简单有效 下面分享几个小经验,是笔者在工作中用过的,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打嗝,效果非常好。
01 经验方一
用50%葡萄糖针20毫升,维生素B64毫升,一次口服,治打嗝,效果很好,一般情况下一次治好,顽固打嗝2至3次。
02 经验方二
顽固性打嗝,针刺双侧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平补平泻留针半小时,试用效果立杆見影。
03 经验方三
可以用砂仁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砂仁细嚼慢咽,啥时不打为止,连续嚼3个左右,一次就有明显效果。
中医认为,砂仁主要作用于人体的胃、肾和脾,能够行气调味,和胃醒脾。砂仁常与厚朴、枳实、陈皮等配合,治疗胸脘胀满、腹胀食少等病症。
砂仁是一种中药,在临床应用范围很广,主要是起到了行气、调中、和胃、醒脾的功效,而主要的作用是缓解腹痛、腹胀,治疗打嗝、呕吐、泄泻的作用,以及还有着益气养血、安胎的作用。
04 经验方四
攒竹穴、耳穴隔区 ,都是特效。 笔者曾遇见一个患者打嗝1周,多方治疗无效,到笔者卫生室针双侧攒竹1分钟左右嗝止,患者非常高兴。
05 经验方五 在医师指导下用霍香正气水加大黄苏打片。
06 经验方六 指压内外关穴。
07 经验方七 针刺内关或足三里或足三里。
08 经验方八 将指甲剪下来一小块,,用火点燃,闻味即可。
09 经验方九 在医师指导下肌注异丙嗪。
牢记!治疗过程中3大注意事项
在此也提醒大家:对于顽固性呃逆,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的顽固性呃逆,需要更深一步的干扰性治疗,否则很难好转。顽固性呃逆的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积极治疗原发病;针对不同个体,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平时注意少吃冷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二、如果持续不停地连续呃逆,就可能是胃、横膈、心脏、肝脏疾病或肿瘤的症状,应及时去医院进行细致的诊治。
三、患者的具体情况请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希望自己的建议能够帮到大家。
包括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着力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医药卫生高质量发展四大类共21项任务!
《任务》明确选择9个省市的14家大型高水平公立医院开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通过委省共建方式,打造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