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声人语】 汉方药欲“逆袭”中草药
日本最大的汉方药企业日本津村株式会社掌握着日本国内医用汉方药八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其每年采购的数千吨规模中药材中来自中国产的占八成,但目前的一个变化是,这家公司正在扩大从日本国内的中药材采购份额,他们使用的约120种中药材中,目前日本国产的已经占到了30种。
日本的汉方药制造企业正在通过各种举措实现汉方药药材的“国产化”,由此不仅可以摆脱对中国采购的过分依赖,更重要的是原材料的“日本产”,将会大大提升汉方药成品的吸引力。“如果中药材也能在日本国内采购,就能大力宣扬‘日本制造’。”日本一家汉方药厂的老板藤井隆太如是强调。这家企业的咽喉药“龙角散DIRECT”等产品中使用的桔梗已经改由“秋田产”(秋田是日本的一个地名)。虽然产量不大,但已经有香港的中药企业打算采购日本产中药材。
实现汉方药原料的“日本造”目前主要还是价格的问题。2016年日本产中药材的平均采购价每千克在3019日元(100日元约合5.79元人民币),而中国产中药材的平均采购价每千克为1570日元,二者相差一倍。不过论及涨幅,2006年时每千克中药材的平均采购价,日本产是2494日元,而中国产只有690日元;十年间,中国产的中药材上涨了一倍。
日本“将通过削减栽培管理和流通等方面的成本”来摸索推进中药材的日本国产化。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能以与中国产药材接近的价格采购到日本产中药材。届时,汉方药“逆袭”中草药将会在两个方面展开。
其一,日本产药材和日本产成品的“地地道道”汉方药不仅对日本人,特别是对每年超过700万人次访日中国人的“吸引力”将进一步提高。2016年度,日本医用汉方药的市场规模按药价计算达到1481亿日元,比十年前的2006年增长了56%。其二,日本企业有可能携中药材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杀”回到中药材的“老家”中国来种植药材。或许您会认为这个说法是“天方夜谭”,但您可知,在中国苏州,从2016年开始试验性运营的日本松下蔬菜工厂将在2018年3月正式投产,在占地1000平方米的工厂内将实现月均9吨无农药、无添加的洁净蔬菜生产,并将加工成沙拉供应苏州和上海的30家超市。
日本人能来中国种菜,难道就不会来中国种药?
[注]本文资料自《参考消息》2018年2月1日第15版和2月5日第5版文章
具体内容一般应包括公立医院新文化建设的实践基础、顶层设计、具体做法和成效作用等。
新的方案对考核内容中综合性指标做了较大的调整。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院长杨斌表示,“三甲医院”是荣誉,更是责任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