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运动时的“讲究”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彻底结束,我国控制较好,呈散发状态,但国外疫情严重,尤其是美国、巴西和印度。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是百年一遇的健康危机,其影响将持续几十年。
口罩作为有效阻断新冠病毒传播的工具,目前似乎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那么,我们每天佩戴口罩,除正确佩戴、定期更换外,如果运动时有什么“讲究”吗?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
戴口罩剧烈运动时的危害
戴口罩尤其是佩戴N95或KN95等口罩时剧烈运动会限制呼吸、加重心脏负担,严重者危及生命。
据报道,今年湖南长沙一名初三学生在体育课上戴着N95口罩测试1000米跑步时倒地猝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我们戴口罩时,呼出和吸入的气体都会通过口罩过滤,相当给人体的呼吸系统增加了一道阀门,但也意味着增加了阻力,呼气和吸气都变得费力。大家深有体会,当我们做剧烈运动时,我们可能存在气短、呼吸不畅、喘不上气来等情况,不带口罩时尚且想多吸几口空气,那么戴上口罩时气流减慢,阻力变大,氧气的供应就更显得不足了。
当肺脏的通气功能不能满足剧烈运动需求时,心脏会代偿,出现心率的增快,血压的升高,增加心脏的负担。而后就形成口罩阻隔→呼吸不畅→摄氧不足→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肺负担加重→心肺工作效率降低→呼吸更加不畅的恶性循环。
因此,戴口罩虽然会让我们免受病毒、细菌的侵袭,但戴口罩剧烈运动也会限制我们的呼吸、加重心脏的负担,是不安全的。
哪类人群更应避免戴口罩运动?
对于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尘肺、肺纤维化等肺部慢性疾病的患者,本身呼吸阻力较正常人升高,如果再加上口罩额外增加阻力,吸气能力下降,呼出的气体也不能有效地呼出,通气功能下降更严重,风险更大。
除此之外,有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脏瓣膜病、血压过高等心脏疾病的患者,心脏系统的代偿能力不如正常人,所以戴口罩运动风险更高,易发生猝死等严重危及生命之情况。因此,上述人群均应避免佩戴口罩做剧烈运动,以免发生意外。
戴口罩时的正确运动方式
央视曾报道韩国延世大学进行的一项真人实验,发现佩戴高性能口罩剧烈运动会增加身体心肺负担。实验结果发现,慢慢行走时,无论是否佩戴口罩,数据差异不大,但当步行加快以后,佩戴口罩后的收缩压从124升至141,动脉血氧饱和度从96%降至95%。
口罩被浸湿后,人的呼吸能力会下降10%至20%,也就是心肺功能只能发挥60%至70%。
因此建议大家,在戴口罩时尽量选择轻度运动,比如散步、瑜伽等。避免剧烈运动,如踢球、短跑、长跑等。另外,户外宽敞的地方,比如操场、公园、人员稀少的街道等地方运动,可以不戴口罩。
END
本文来自爱心脏,作者熊海亮医生。
包括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着力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医药卫生高质量发展四大类共21项任务!
《任务》明确选择9个省市的14家大型高水平公立医院开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通过委省共建方式,打造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模板。